新聞中心
站內檢索
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鋼鐵工業科技與競爭戰略論壇上,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正式發布“2025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”及“2025全球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”。其中,沙鋼以突出表現榮膺“2025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較強企業”,并以民營鋼企第一名的成績領跑榜單。
多年來,沙鋼以“專利引擎”為核心驅動力,持續深化科技創新,構建起覆蓋技術研發、成果轉化、產業升級的全鏈條創新生態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。
以“自立自強”錨定創新坐標
從率先成立國家級技術中心,到構建“產學研用”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,沙鋼始終秉持“科技領航,科技是取之不盡的資源”的發展理念,將創新方向精準錨定國家戰略需求與產業痛點。
面對高端鋼材領域的“卡脖子”技術瓶頸,沙鋼通過創新積分制、課題攻關、成果發布、專利申報等多元路徑激發全員創新活力,先后研發出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端產品,成功應用于嫦娥探月、神舟航天、鯤鵬航空等國之重器;更在超高強海工鋼、止裂鋼、低溫鋼、超大線能量焊接鋼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,打破國際壟斷格局。
作為蘇州市鋼鐵新材料產業鏈聯合會理事長單位、張家港冶金新材料產業鏈“鏈主”企業,沙鋼進一步發揮行業引領作用,牽頭組織上下游企業開展聯合攻關與提質增效行動,有力推動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整體躍升。
以“人才基石”構筑創新堡壘
創新的高度,本質上是人才與平臺的深度協同。沙鋼以“人才鏈”串聯“創新鏈”,通過鍛造頂尖研發團隊、激發體制機制活力、夯實硬件支撐基礎,構建起“引育用留”全周期覆蓋、“產學研用”全鏈條貫通的創新生態體系。
沙鋼擁有一支“高精尖”研發軍團: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,構建“研究院+檢測中心”的全鏈條研發架構,“8個研究室+5個專業檢測室”覆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驗證的全流程需求;現有研發人員近600名,更匯聚了省雙創人才、省“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”專家、張家港市領軍人才等多領域頂尖專家,形成“內部骨干+外部智腦”的復合型人才矩陣。
沙鋼擁有一批“硬核級”創新利器:世界一流的場發射透射電鏡、雙束掃描電鏡、熱模擬機等分析檢測設備,構筑起先進材料研發的“超級實驗室”;與東北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、蘇州大學等高校共建的“聯合實驗室”“沙鋼學院”,則打通了“基礎研究—應用開發—產業化”的創新鏈路。從實驗室到生產線,這些“硬核裝備”與“協同平臺”正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。
以“專利密碼”激活發展動能
專利,是創新能力的“硬通貨”;轉化,則是專利價值的“試金石”。
今年初,沙鋼鍍錫板、塑料模具鋼、X60及以上管線鋼用鋼板、冷軋電鍍錫鋼板及鋼帶等多個產品入選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名單。這些產品不僅技術領先,更依托專利壁壘構建起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,成為沙鋼高質量發展的“新名片”。
沙鋼“高強鋼筋及其生產方法”專利通過抗大變形復相組織設計、多元合金協同強化等核心技術,實現了高強度、高塑性、高韌性的“三高”突破,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。該專利不僅榮獲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,更成為沙鋼“專利賦能產業”的生動實踐。
截至目前,沙鋼累計申報專利超4600項,授權近2600項,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、國家、行業標準近200項。
從技術攻堅到產業引領,從人才培育到專利轉化,沙鋼正以創新為筆,書寫高質量發展“硬核”答卷。